自身免疫病(AIDs)的本质,是免疫系统失衡后对自身抗原发动的持续“内战”。其核心病理并非单一信号,而是一段不断自我放大的炎症级联。最新研究揭示,循环游离 DNA(cfDNA)、活性氧(ROS)与促炎细胞因子已结成“铁三角”:细胞死亡后抛出的 cfDNA 与自身抗体结合,经由 TLR9 点燃免疫细胞,引发 ROS 与细胞因子的爆炸式释放;ROS 随即撕碎线粒体和细胞膜,释放更多 cfDNA;细胞因子则召来更多免疫细胞,再次推高炎症浪潮。如此正反馈循环,使疾病呈指数级恶化。遗憾的是,单靶策略——无论是中和细胞因子的抗体、清除 ROS 的抗氧化剂,还是以阳离子材料捕获 cfDNA——都因稳定性差、免疫原性、结合饱和或 cfDNA 二次释放而难以“断链”,临床疗效始终有限。
针对上述问题,苏州大学殷黎晨教授团队针对cfDNA-ROS-细胞因子三者的正反馈网络,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平台RAW264.7细胞膜包覆的CeO₂纳米粒(RM-CeO₂),能够同时、高效、稳定清除三类炎症介质。该平台在体外/体内模型中验证了其同步捕获cfDNA、清除ROS并中和关键促炎细胞因子的能力,显著打破炎症循环,缓解自身免疫病理损伤,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长效稳定性,为AIDs的联合靶向治疗给予了新策略。该文章于2025年7月22日以《Biomimetic Immunoregulators for the Multi-Target Inflammation Interruption in Autoimmune Diseases》为题发表于《ACS Nano》(DOI:10.1021/acsnano.5c04655)。
图1 研究示意图
(1)NPs的制备和表征和H₂O₂触发膜脱落
CeO₂ 纳米粒子(平均粒径 42.6 nm,ζ 电位 +26.0 mV)表面 Ce³⁺/Ce⁴⁺ 共存(50.7 % / 49.3 %),兼具捕获并剪切 cfDNA 的双重功能。采用超声融合法将 RAW264.7 细胞膜(RM)均匀包覆于 CeO₂,构建核–壳结构 RM-CeO₂ NPs。当 RM 蛋白与 CeO₂ 质量比为 1 : 4 时,粒径最小(55.3 nm),ζ 电位逆转至 −18.5 mV(图 2a,b)。TEM 可见陆续在膜层(图 2c),室温静置 1 个月仍无沉淀(图 S3)。DiO-RM-Cy5-CeO₂ 离心后上清荧光残留 <15 %,证实膜包覆完整。Western blot 显示 LFA-1、TNF-αR、IL-6R、IL-1βR、IFN-γR 等关键受体均得以保留(图 2d)。盐溶液中,裸 CeO₂ 在 200 μg mL⁻¹ 即聚集,而 RM-CeO₂ 至 1 000 μg mL⁻¹ 仍澄清。10 % FBS 孵育 8 h 后,裸粒子粒径显著增大且 ζ 电位转负,而 RM-CeO₂ 尺寸与电位均保持稳定(图 2e,f)。RAW264.7 摄取实验表明,膜包覆使摄取量下降 2.3 倍(图 2g)。
与 5 mM H₂O₂ 共孵 1 h,CeO₂ 与 RM-CeO₂ 均产生明显气泡(图 2h),溶解氧检测显示二者产氧速率相近(图 2i)。100 μM H₂O₂ 处理 4 h 后,RM-CeO₂ 粒径由 55.3 nm 增至 330.4 nm,ζ 电位由负转正(图 2j,k);而在 8 μM H₂O₂(生理水平)作用 24 h 内,粒径与电位均无明显变化。FRET 实验显示,100 μM H₂O₂ 处理 4 h 后,Cy3-RM-Cy5-CeO₂ 的 FRET 效率由 0.15 降至 0.08,伴随 Cy5 荧光减弱及 Cy3 荧光恢复(图 2l)。CLSM 进一步证实,DiO-RM-FITC-CeO₂ 经 100 μM H₂O₂ 刺激 4 h 后,共定位信号分离,Pearson 系数由 0.89 降至 0.17(图 2m,n)。
图2 RM-CeO₂纳米粒的表征及H₂O₂触发膜脱落行为。(a,b)RM囊泡、CeO₂与RM-CeO₂的粒径及ζ电位(n=3);(c)CeO₂与RM-CeO₂的TEM图像;(d)RM囊泡与RM-CeO₂的Western blot蛋白谱;(e,f)10%FBS-DMEM中孵育不同时间后CeO₂与RM-CeO₂的粒径及ζ电位变化(n=3);(g)RAW264.7细胞与Cy5CeO₂或RM-Cy5CeO₂共孵4 h后的流式直方图及单细胞平均荧光强度(n=3);(h)5 mM H₂O₂处理1 h后CeO₂与RM-CeO₂分散状态照片;(i)200 mM H₂O₂中不同时间产生的O₂量(n=3);(j,k)100 μM H₂O₂孵育不同时间后RM-CeO₂的粒径与ζ电位变化(n=3);(l)100 μM H₂O₂处理4 h前后Cy3RM-Cy5CeO₂的FRET光谱(括号内为效率);(m)100 μM H₂O₂处理4 h前后DiORM-FITCCeO₂的CLSM图像;(n)对应(m)中FITCCeO₂与DiORM的Pearson相关系数(n=3)
(2)RM-CeO₂纳米粒体外功能表征
BNPP 模型显示,CeO₂ 对 DNA 的水解常数 Vmax = 4.70×10⁻⁵ s⁻¹,Km = 1.80 mM;细胞膜包覆后活性骤降,而 100 μM H₂O₂ 预处理 4 h 可剥除膜层,使 RM-CeO₂ 的 Vmax(4.48×10⁻⁵ s⁻¹)与 Km(1.74 mM)几乎完全复原(图 3a,b)。FAM-BHQ-1 TaqMan 探针实验表明,RM-CeO₂ 单独作用 9 h 荧光无升高,H₂O₂ 预处理后荧光迅速回升,并能在陆续在四轮补充探针中保持切割效率;即使 CeO₂/探针质量比降至 2,仍可实现完全降解。琼脂糖凝胶显示,≥25:1 时 CeO₂ 开始结合 pDNA,≥100:1 时完全结合;4 h 后 ≥25:1 条带出现小片段,≥100:1 条带消失(图 3d)。RAW264.7 超声裂解产生的 DAMPs 经 CeO₂ 或 H₂O₂ 预处理 RM-CeO₂ 处理后均被高效剪切(图 3e),并分别使 HEK-Blue mTLR9 细胞的 TLR9 激活降低 47% 与 50%(图 3f)。与 PAMAM-G3 相比,H₂O₂ 预处理的 RM-CeO₂ 在血清和肝素存在下仍能彻底清除 CpG,避免竞争置换导致的 cfDNA 再暴露(图 S10)。ROS 清除实验表明,CeO₂ 与 RM-CeO₂ 对 H₂O₂、O₂⁻、·OH 均具同等高效清除能力(图 3g)。细胞因子中和实验显示,RM-CeO₂ 可浓度依赖地抑制 TNF-α、IL-6、IL-1β,IC₅₀ 分别为 735、1634、1296 μg/mL,而红细胞膜包覆的 EM-CeO₂ 几乎无效。
图3 RM-CeO₂纳米粒体外功能表征。(a)BNPP底物饱和度曲线(n=3);(b)Lineweaver-Burk双倒数图(n=3);(c)TaqMan探针荧光时间曲线,箭头示0、2、4、6 h补加探针(n=3);(d)递增CeO₂/pDNA质量比下pDNA 4 h琼脂糖凝胶图;(e)超声DAMPs经PBS、CeO₂、RM-CeO₂或H₂O₂预处理RM-CeO₂处理后的琼脂糖凝胶图;(f)DAMPs存在时HEK-Blue mTLR9细胞TLR9激活水平(n=3);(g)CeO₂与RM-CeO₂对H₂O₂、O₂⁻、·OH的残留量(n=3);(h)RM-CeO₂不同浓度下TNF-α、IL-6、IL-1β残留浓度(n=3)
(3)体外抗炎和抗氧化RM-CeO2 NPs的效率
在RAW 264.7细胞模型中,经CpG、LPS、IL-1β、超声或阿霉素诱导的DAMPs刺激后,100 μM H₂O₂预处理4 h的RM-CeO₂纳米粒较裸CeO₂及RM囊泡更显著降低TNF-α与IL-6分泌(图4a、b);200 μg/mL CeO₂条件下,RM-CeO₂无论是否经H₂O₂预处理均无明显细胞毒性,且对未受刺激细胞的TNF-α/IL-6分泌影响极小(图S13)。LPS(10 ng/mL)刺激使RAW 264.7细胞ROS水平显著升高并伴随形态激活,CeO₂与RM-CeO₂处理将胞内ROS降低约98%,细胞保持静息形态,RM囊泡无此效应(图4c)。
图4 RM-CeO₂纳米粒的体外抗炎与抗氧化效能。(a)RAW264.7细胞经CpG、LPS、IL-1β、超声DAMPs或Dox-DAMPs刺激后与不同纳米粒共孵24 h的TNF-α分泌水平(n=3);(b)对应IL-6分泌水平(n=3);(c)RAW264.7细胞与LPS及不同纳米粒共孵24 h后经DCFH-DA染色的CLSM图像及每细胞平均荧光强度(n=3)
(4)RM-CeO2 NPs与商业清除剂免疫调节效率的比较
在10 μg/mL PAMAM-G3、5 μg/mL CAT 和 1 μg/mL 抗TNF-α 分别与 50 μg CeO₂/mL RM-CeO₂ 等效清除 CpG、H₂O₂ 与 TNF-α的条件下,将 RAW264.7 细胞同时暴露于 CpG/H₂O₂/TNF-α 混合物后,RM-CeO₂ 较三种单靶点清除剂显著降低 TNF-α 与 IL-6 分泌,并抑制胞内 H₂O₂ 水平(图 5a–c)。在 Transwell 共培养体系中,经 CpG/H₂O₂/TNF-α 刺激的 RAW264.7 细胞诱导新生 RAW264.7 向 M1 极化、DC2.4 成熟,并触发中性粒细胞 NETs(dsDNA、MPO、MMP-9)生成;RM-CeO₂ 处理显著抑制上述免疫激活,而单靶点清除剂作用有限(图 5d–k)。
图5 RM-CeO₂纳米粒与商品化清除剂的免疫调控效能比较。(a)RAW264.7细胞与CpG/H₂O₂/TNF-α混合物及PBS、RM-CeO₂、PAMAM-G3、CAT或抗TNF-α共孵24 h后的TNF-α分泌水平(n=3);(b)对应IL-6分泌水平(n=3);(c)胞内H₂O₂水平(n=3)。(d)RAW264.7细胞流式直方图;(e)由d计算所得M1型巨噬细胞(CD86⁺)比例(n=3);(f)M2型巨噬细胞(CD206⁺)比例(n=3)。(g)DC2.4细胞流式直方图;(h)由g计算所得成熟树突状细胞(CD40⁺CD80⁺)比例(n=3)。(i)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中dsDNA浓度(n=3);(j)MPO浓度(n=3);(k)MMP-9浓度(n=3)
(5)NPs的药代动力学、生物分布和体内氮气释放
静脉注射后,RM-Cy5CeO₂与EM-Cy5CeO₂的循环半衰期分别为Cy5CeO₂的5.0倍与4.6倍(图6a);CIA模型鼠踝关节荧光显示RM-Cy5CeO₂强度为Cy5CeO₂的3.2倍、EM-Cy5CeO₂的2.1倍(图6b、c),且第4天关节信号降至峰值15%以下,肝脏累积低于Cy5CeO₂。ConA诱导AIH模型中,RM-Cy5CeO₂肝脏累积为Cy5CeO₂的3.5倍,健康与AIH肝脏细胞外比例均>80%,肝巨噬细胞摄取显著低于裸CeO₂。光声成像示CIA踝关节在注射RM-CeO₂后1 h O₂信号显著增强(图6d);FRET检测表明血循环中Cy3RM-Cy5CeO₂的FRET效率24 h不变,而CIA关节24 h效率明显降低(图6e、f),健康关节内FRET效率恒定。CIA小鼠中,RM-CeO₂显著降低滑膜液与血清cfDNA及dsDNA水平,CeO₂因关节富集不足而滑膜清除效率低,血清清除与RM-CeO₂相当。
图6 RM-CeO₂纳米粒的药动、分布及体内膜脱落。(a)健康小鼠静脉注射后血浆Cy5CeO₂、EM-Cy5CeO₂与RM-Cy5CeO₂浓度曲线及括号内半衰期(n=3);(b)CIA小鼠静脉注射Cy5CeO₂制剂后不同时间荧光成像;(c)24 h离体踝关节荧光成像及定量强度(n=3);(d)CIA及健康小鼠踝关节静脉注射PBS或RM-CeO₂后不同时间氧合血红蛋白光声成像;(e)静脉注射Cy3RM-Cy5CeO₂后4 h与24 h血液及滑膜FRET效率(n=3);(f)静脉注射Cy3RM-Cy5CeO₂后4 h与24 h离体踝关节FRET信号荧光成像(λex=550 nm,λem=670 nm,n=3)
(6)RM-CeO₂纳米粒治疗CIA小鼠的疗效
CIA小鼠经RM-CeO₂干预后,关节肿胀与体重下降显著缓解,临床评分最低(图7a,b);血清及滑膜cfDNA、dsDNA及TNF-α、IL-6、IL-1β、IFN-α水平均显著低于CeO₂组(图7c、d),MMP-1、-2、-3、-9下调50–60%。滑膜H₂O₂与ROS恢复至正常水平(图7e),MPO降低71%(图7f)。与抗TNF-α相比,RM-CeO₂在下调TNF-α外仍显著降低其他炎症介质与dsDNA,关节消肿更优。流式结果显示,RM-CeO₂使滑膜浸润巨噬细胞(F4/80⁺CD11b^high)减少51%,M2型比例升高、M1型降低(图7g–j),并抑制CD3⁺T细胞向Th1(IFN-γ⁺)和Th17(IL-17⁺)分化。
图7 RM-CeO₂纳米粒治疗CIA小鼠的疗效。(a)体内实验时间轴;(b)实验全程后肢厚度变化(n=6);(c)第57天血清cfDNA与dsDNA浓度(n=6);(d)第57天滑膜促炎细胞因子水平(n=6);(e)第57天滑膜H₂O₂含量(n=6);(f)第57天滑膜MPO含量(n=6);(g)第57天滑膜细胞流式直方图;(h)由g计算的浸润巨噬细胞(F4/80⁺CD11b^high)比例(n=6);(i)M1型巨噬细胞(F4/80⁺CD11b⁺CD86⁺)比例(n=6);(j)M2型巨噬细胞(F4/80⁺CD11b⁺CD206⁺)比例(n=6)
(7)RM-CeO₂纳米粒在CIA小鼠中的关节保护与运动功能恢复
H&E染色显示RM-CeO₂使滑膜增厚及粒细胞浸润显著受抑,组织学评分下降74%(图8a、d);番红O与Masson染色示其软骨退变及纤维化面积分别减少86%与65%,疗效优于CeO₂(图8b、c、e、f)。Micro-CT示关节表面骨侵蚀明显减轻(图8g),骨密度、骨表面积/体积、骨表面积密度及骨小梁厚度均恢复至健康鼠水平(图8h–k)。RM-CeO₂处理后CIA小鼠最大耐受转速由17 rpm升至70 rpm,运动功能恢复(图8l)。
图8 RM-CeO₂纳米粒在CIA小鼠中的关节保护与运动功能恢复。(a–c)关节切片H&E、番红O及Masson染色代表性显微图(标尺100 μm);(d)由a计算的组织学评分(n=6);(e)由b计算的软骨退变等级(n=6);(f)由c计算的纤维化面积(n=6);(g)右踝关节Micro-CT代表性图像,红色圆圈示骨破坏区域;(h–k)由g计算的骨密度、骨表面积/体积、骨表面积密度及骨小梁厚度(n=6);(l)CIA小鼠最大耐受转速(n=6)
(8)RM-CeO₂纳米粒治疗AIH小鼠的疗效
AIH小鼠经RM-CeO₂干预后,体重回升,肝脾指数恢复(图9b、c);血清cfDNA与dsDNA分别下降82%和79%(图9d),肝脏TNF-α、IL-6、IL-1β、IFN-α、IFN-γ、IL-17A降至正常,IL-4与IL-10分别升高1.3倍和2.4倍(图9e);ROS、MDA下降,GSH/GSSG升高,MPO降低71%(图9f–i)。流式显示肝F4/80⁺CD11b^high巨噬细胞减少66%,M1型下降、M2型上升,Th1与Th17分别减少68%和70%。H&E示肝坏死、浸润及脂肪变性改善,临床评分降低64%,肝凋亡减少86%(图9j–m)。健康小鼠静脉注射10 mg/kg RM-CeO₂后,主要器官无病理损伤,血常规与生化指标基本正常。
图9 RM-CeO₂纳米粒治疗AIH小鼠的疗效。(a)体内实验时间轴;(b)AIH小鼠肝指数(n=6);(c)AIH小鼠脾指数(n=6);(d)血清cfDNA及dsDNA浓度(n=6);(e)肝脏细胞因子水平(n=6);(f)肝脏ROS水平(n=6);(g)肝脏MDA水平(n=6);(h)肝脏GSH/GSSG比值(n=6);(i)肝脏MPO水平(n=6);(j)肝脏H&E染色代表性图像(标尺100 μm,黄、红、绿箭头分别示炎症浸润、坏死及脂肪变性);(k)由j计算的临床评分(n=6);(l)肝脏TUNEL染色代表性图像(标尺20 μm,DAPI染核);(m)由l计算的凋亡指数(n=6)
本研究构建了RAW264.7细胞膜包覆的CeO₂纳米粒子(RM-CeO₂),可同时清除cfDNA、ROS及促炎细胞因子。CeO₂核具备类DNase/抗氧化活性,RM外壳可中和TNF-α、IL-6等炎症因子;病灶高H₂O₂触发CeO₂催化产氧,膜层脱落,裸露核心高效切割cfDNA,突破传统阳离子材料易饱和、非特异结合及cfDNA再释放的瓶颈。CIA与AIH小鼠模型显示,RM-CeO₂显著降低关节/肝脏炎症评分、cfDNA、ROS、细胞因子及MPO水平,恢复骨密度与肝功能,效果优于单靶点药物。其多靶点阻断炎症级联的策略为自身免疫病治疗给予了安全、高效的新范例,但仍需大型动物验证及规模化工艺支持临床转化。
科研咨询+技术服务
|
医学实验服务
|
![]() |
豪门国际生物 给予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|
联系豪门国际 |
产品中心 |
扫码关注
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
|